黃鱔網箱養殖的優勢
水泥池養殖黃鱔也是一種被養殖者采用的一種養殖方式,使用水泥池完全可以正常開展黃鱔的養殖。不過,從成本上考慮水泥池養殖黃鱔價格要稍高,一般每平方米水泥池建造成本為100元左右,具體價格根據當地市場略有不同,建議養殖者如果可以開展黃鱔網箱養殖,則選擇網箱進行養殖,確實無法開展網箱養殖可以選擇水泥池進行黃鱔的養殖。
養殖區域限制小
適合全國所有的黃鱔出產區。采用網箱養殖必須有湖泊、水庫、池塘等水量充足、水位平穩的條件,而采用水泥池養可以在坡地、庭院建造,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
用藥準確、用藥量小
水泥池內的水量很容易計算并準確用藥,而網箱內外是相通的,由于池塘、河灣、湖泊等水域的底面不一定平整,安放網箱的深度不一,用藥量很難準確把握。為了達到理想的用藥效果,通常的辦法是加大用藥量,這樣一方面增大了養殖成本,同時把握不好還容易產生藥害。
觀察、管理方便
水泥池內的黃鱔在馴食完成后都在沒有水草的空白地方吃食,觀察黃鱔的吃食及活動情況非常方便。平常的一般管理都在陸地上進行,操作非常容易。網箱一般都安放在水深1米以上的區域,箱內布滿水草,觀察非常不便,平時管理需下水或撐小船進行,操作極為不便。
徹底防逃
生態池養黃鱔,具有鱔池防逃、排水溝防逃,全場出口防逃多道關口,幾乎沒有一條黃鱔可以逃出場外。而網箱養鱔遇上大風刮倒網箱、老鼠咬破網箱,黃鱔順著水草爬出網箱等都可能造成黃鱔逃跑。
用水量小
鱔池水深一般僅30厘米,我們在黃鱔吃食生長旺季,每隔10天左右徹底換水1次,一個10平方米的養殖池,每天僅需用水0.3立方米,1000平方米的養殖場每天的需水量也僅30立方米。而網箱養殖遇上干旱時節,部分水量不是非常充足的地區,很容易因水位降低而出現“吊箱”,采用池塘養殖對于絕大多數黃鱔出產區來說要徹底換水一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方便繁殖
隨著野生鱔苗供應的日趨緊張,開展自繁苗種是我們遲早要進行的。使用水泥池可以很方便地開展鱔苗的繁育,而使用網箱等其它養殖方式,要開展鱔苗的繁殖都是非常困難的。
起捕方便
網箱起捕黃鱔相當困難,特別是冬天起鱔。一口網箱要好幾個人才能拖到岸邊,而且網箱中淤泥很多,在寒冷的冬天做這樣的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旦池養起鱔就方便了,只要將水排盡,用網抄抄就行了。
細菌、病毒不會產生抗藥性
網箱養殖的池塘,幾年后,由于長期用藥,水中的細菌、病毒就會產生抗藥性,但水塘很大,淤泥很多,不可能徹底清理?,F在湖北很多養殖戶已出現這種情況,損失慘重,造成虧損。而池養就不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在出售黃鱔后徹底清池、消毒。這樣它又變成新池了。
保溫、增溫
網箱養殖在冬季是不可能進行保溫的,這就不用多說。象08年初的惡劣天氣,湖北一個地方就凍死黃鱔600噸,造成今春黃鱔價格超過歷史最高水平。而池養方法,冬天只要在池上蓋上薄膜,黃鱔就能安全越冬,在春季蓋上薄膜,水溫可提高3~5℃,黃鱔提前吃食15~20天。秋季可推遲15~20天停食。這樣黃鱔全年采食時間可增加一個月,產量能提高10%~20%,而網箱就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了。
提高商品黃鱔的品質
池養黃鱔可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澈,這樣養殖出來的黃鱔,色質鮮艷,外觀看上去可與野生黃鱔媲美,而品質極優。但網箱養殖的黃鱔由于它無法控制水質,養出來的黃鱔一看就看得出是網箱養殖的,其商品價值就不能和池養黃鱔相比較了。